浙江省纺织行业被贴上“高耗能行业”标签,对行业影响很大,改为“重点用能行业”更客观。
纺织行业传统上并不属于温室气体重点排控行业,但碳排放双控政策发布,过去以降本增效为导向的节能减排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政策和形势要求。
纺织行业碳排放绝大部分来自能源使用(主要是电力和蒸汽),全面使用绿色电力和低碳热能将成为纺织企业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2023年11月,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曾陪同国网浙江电力进行专项调研(《第一个!国网浙江电力深入纺织行业开展负荷资源排查调研!》),以寻求电力精细化解决方案。
能效评估,发改系统有,经信系统也有,建议条线统筹形成合力。
2023年,浙江省一年出台两次关于支持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实属罕见,力度不可谓不大,就看政策如何落地。
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金融工具,加大对纺织行业节能降碳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湖州已率先启动该项工作,摸索出一定的经验,或有推广价值。
产业低碳转型面临稳增长、降成本、促创新等多重约束。转型本身也需要成本,这是现实挑战。
……
4月18日,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发规院)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周昭志一行到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调研,协会秘书长陈守荣、副秘书长姜华飞等热情接待,双方就纺织行业的双碳、能效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2023年4月,浙江省能源局启动全省重点行业企业能效诊断工作。2023年完成1127家企业能效诊断,其中包括599家纺织企业,诊断范围包括5000吨标准煤以上及1000~5000吨标准煤企业。按计划,到2025年,能效诊断4000家,覆盖率100%,力争腾出200万吨标准煤的存量用能空间。能效诊断工作,通过政府买单对企业进行免费“体检”,开出节能技术改造建议等“药方”,由企业精准靶向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行业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政策、资金等方面补助。对改造后一定期限内仍达不到能效基准水平的,严格落实核减年度能耗、存量用能权交易等措施,倒逼企业转型。
发规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直属正厅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16年明确为浙江省5家省级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2019年成为全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2021年位列工程咨询行业智库型单位影响力30强第二位。发规院成立于1985年11月,通过近四十年的积淀,形成了课题研究、规划编制、工程咨询“三位一体”独特业务链。发规院牵头完成多项国家级、省级及企业层面的节能领域相关课题研究,深度参与浙江省重点用能企业和项目的节能审查、能效诊断等工作。发规院受省能源局委托,成立我省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提升研究课题组,进行系统调研,推动能效诊断工作做深做实。纺织行业是我省经济重要的支撑行业以及用能大户,是此次重点调研行业之一。
陈守荣简要介绍了浙江省纺织产业及协会服务领域基本情况,表示为政府、行业、企业服务,是协会的职责所在。希望发规院的博士们能深入纺织行业,了解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