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党建之窗

第六联合党支部赴慈溪棉花博物馆参观学习

发布时间:2024-06-25|栏目:党建之窗|浏览次数:39

说起棉花,自然会想到新疆。但是,恐怕很多人不知道,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宁波的慈溪曾经是闻名全国的棉花种植大县,慈溪五洞闸村还建了个棉花博物馆64日,浙江省经信领域行业协会第六联合党支部书记陈守荣、党员姜华飞同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文科一起,专程赴五洞闸村棉花博物馆参观。

3fc9e216b56929847c366d779bfc593e.jpg

五洞闸村村部,入口一块巨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走近一看,居然是1955年毛主席的批示:“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合作社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让我们肃然起敬!

image.png

1a42d8abb11fd342e5e42526243ffda2.jpg

慈溪因何成了棉花主产区?原来,1954年,原慈溪、镇海、余姚三县北部以生产棉花为主的区域,被划建为新慈溪县。在区划调整之前,慈溪常年植棉10万余亩,区划调整后,慈溪常年植棉达40余万亩。从1957年开始,除了个别年份,慈溪亩产皮棉均保持在50公斤以上。凭借广袤的种植面积和稳定的亩产量,慈溪成为了浙江省最大的产棉县,也是当时全国十个集中产棉县之一,慈溪常年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一,有“浙江棉仓”“百里棉乡”之美誉。

b1c48aa765cd1a9ec3875a344fc60021.jpg

慈溪棉花曾经有多辉煌?据介绍慈溪是个因棉花生产而建立的县,当时的慈溪,从县委书记到普通农民,从部门到工厂,主要工作几乎都围绕着“一株棉花”进行。1955年,毛主席做出批示之后,以产棉为主的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当时农业建设的一面旗帜。1973年,在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周总理鼓励与会的慈溪县委书记黄建英搞好棉花生产,并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姑娘”。棉花,为慈溪赢得的荣誉无数。196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曾出版《慈溪棉花》一书,1965年,1984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两次拍摄慈溪棉花科教片,向全国进行推广……

image.png

9d506175a42d588c4996592067b552ec.jpg

慈溪棉花博物馆是如何建成的?五洞闸村坐落在海边,背靠滩涂,潮涌声声,“人人种棉、家家摘棉”是五洞闸人民过去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如今慈溪种植棉花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那段经历仍印刻在五洞闸人的骨子里,成为五洞闸人的乡愁。听当年拟筹建五洞闸村棉花博物馆时,得到村民们的积极响应,家里珍藏的“棉花宝贝”,一件件被捐献出来。2018年,棉花博物馆成立以后,这里也成为村里一个独特的文化景点。

d47e4e388a57eb9a4cd570484d915d42.jpg

 “一根纱线的价值,在于成为织物最好的伙伴”。伴随着棉花种植在慈溪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慈溪的几个棉纺厂,唯独第二棉纺厂(宁波双源纺织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留了下来。而今,双源纺织拥有5万环锭纺和3万紧赛纺组成的多条先进生产流水线,生产全棉、涤棉、棉粘、棉腈等秋水牌系列色纺纱产品,年产8500吨,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几十个省市,建立了良好的市场信誉。慈溪棉花的传承,还在继续……


标签:全部
Copyright © 2012-2024 浙江省纺织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电话:0571-87019028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恒祺商务中心A座八楼807室 备案号:浙ICP备2023015244号
网站地图百度/谷歌) 技术支持:浙江灏天信用